在俄乌对抗中,德国是一个抢眼的存在,从起初想扮演调解人,到后来冷淡对待俄乌冲突,到现在积极援乌军事装备,德国的转变着实令人目瞪口呆。而这其中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卸任后,德国现任政府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大不如前,所以,面对纷繁复杂的俄乌关系,德国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一、对俄乌冲突,默克尔发声
众所周知,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任期间,德俄关系较好,而且默克尔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私人关系也比较好。
俄乌开战之初,默克尔曾发布简短声明,称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行为没有任何正当理由,但她此后就一直沉默,而西方一直希望她能声援乌克兰。
默克尔/资料图
6月2日,默克尔在参加一场活动时终于表态,称“支持乌克兰”,她将俄罗斯的行动称之为“野蛮战争”,并支持乌克兰为结束战争的努力。
默克尔说,她不会提供建议,但她支持乌克兰政府为“结束这场战争”所做的努力。
与默克尔一同参加DGB贸易工会联合会即将卸任的主席的告别仪式的消息人士引述她的原话为“我声援乌克兰”。
默克尔自幼在苏联占领的东德长大,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在位期间,她大力推动俄罗斯天然气直接输送至德国,所以促成了“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但这招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批评。
默克尔认为,“北溪2号”的兴建可以让德国直接从俄罗斯直接获得更多的天然气。当下德国自俄的进口量达到35%。
默克尔的能源政策也被外界认为是德国迟迟无法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罪魁祸首”,也间接使德国政府在俄乌冲突100天后,才通过对俄的能源制裁。
朔尔茨/资料图
二、德国将援乌防空导弹、雷达系统
德国总理朔尔茨6月1日表示,德国将向乌克兰提供能够保护“大城市”免受俄军空袭的防空导弹系统和雷达系统,他还否认了德国在援乌武器装备方面行动迟缓。
朔尔茨称,德国将向乌克兰更多的武器,并将加紧交付。5月26日,乌克兰驻德国大使梅尼克在推特上贴出一张“蜗牛背着子弹”的照片,写下“德国援助武器已经在路上了”,嘲讽德国援乌武器运送速度太慢。其实,从3月30日至5月26日,德国向乌克兰交付了两批轻型武器。
乌克兰要求德国提供“鱼叉”反舰导弹,但德国没有同意。此外,朔尔茨还拒绝向乌克兰派遣德国坦克和装甲车。但目前看来,德国改主意了。
朔尔茨6月1日在德国议院演讲时表示,政府已决定向乌克兰提供德国与其他北约国家一起开发的IRIS-T导弹。IRIS-T是由德国迪尔防卫公司1990年代开发,取代美制AIM-9“响尾蛇”短程空对空导弹的产品,任何能发射AIM-9的武器平台,都能使用IRIS-T导弹。中程版的IRIS-TSL射程可达40公里。陆基版IRIS-TSL系列增加新型辅助射控雷达系统,并更换红外线影像寻标头,新型发动机与弹翼设计让发射后可作出更大范围水平移动,增强了短距离的威胁性。
此外,德国还将向乌克兰提供雷达系统,以帮助定位敌人的火炮。
资料图
三、德国将扩军,成为欧洲最大的传统军队
5月29日,德国政府与保守派反对党之间“就规模1000亿欧元的额外军费支出”达成共识,目的是为军队现代化升级,以对抗俄罗斯的威胁。而借此,德国将达成北约规定会员国“国防支出须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目标。对此,朔尔茨称,德国很快将拥有北约架构中“欧洲最大的传统军队”,这样一来,德国及其盟友的安全将得以大大加强。
目前德国年度军事预算大约500亿欧元,若要达到占GDP比例2%的目标,应增至大约700亿欧元。德国这笔国防特别支出的财源将另举债筹款;1000亿欧元特别预算的财源不在国家总预算之内。
提拨特别军事预算对德国而言是一个政策大转变。德国近年来一直没遵守对北约的支出承诺,而引发批评,尤其是来自美国的不满。
冷战结束后,德国大幅裁减军队规模,从1990年的50万人削减到如今约20万人。去年12月一份关于军队现况的报告显示,德国海军里能承担一般任务的舰艇竟不到30%,德国也有许多战机根本不能起飞。
而在未来提升军备现代化的计划中,德国打算采购美制F-35隐形战机,以取代老化的旋风式战机,另计划向以色列采购无人机。
资料图
俄攻乌以来,虽然朔尔茨与普京进行了多次通话,但他都未能说服普京。
朔尔茨说:“普京只有在意识到自己无法打破乌克兰的防线时,才会认真进行和平谈判。”
他称,“普京低估了西方盟国反制他攻乌的决心和力量,普京决不能赢得这场战争,我也相信他不会赢得战争。”
朔尔茨还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普京“在他的所有战略目标上都已失败”。
不过,事实上,俄军已越来越多地掌控乌东的大部分地区。(井上蛙)
延伸阅读
乌克兰在俄乌战场中"指点各国":再次辱德 高姿态对华
俄乌战争进行到现在,其性质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一场美国煽动起来,把欧盟绑在战车上,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的战争。
资料图
但随着战争时长的拖延,为乌克兰输血的西方国家也同样受到了战争反噬和来自俄罗斯的反制裁。
不过乌克兰并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地索要武器装备支援。
乌克兰又双叒叕辱德
如此行径引发了西方媒体的批评——乌克兰不知感恩。
乌克兰得罪得最厉害的是它的最大财政捐助国德国,来盘点一下俄乌战争期间乌克兰的辱德史。
1.指责德国在战争爆发初期援助的头盔和野战医院等无武力值。
2.指责德国提供的58辆苏制BMP-1步兵战车、1000枚反坦克导弹、500枚“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老旧。
3.拒绝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前往基辅访乌,称其“不受欢迎”,并点名不要德国总统让德国总理来。
4.乌克兰驻德大使梅尔尼克在公开采访中批评朔尔茨,“不像政治家”,拒绝乌克兰的邀请,像是“被冒犯的肝香肠”。
5.梅尔尼克四处宣扬“小小的爱沙尼亚”向乌克兰运送的武器数量都比德国给得多。
资料图
6.不甘寂寞的梅尔尼克再次发推,发布一张蜗牛背子弹的照片,附文字称“乌克兰的德国武器已经在路上”。
作为驻德大使,原本是作为两国之间的桥梁,梅尔尼克不仅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还不时地践踏欧洲大国的尊严。对西方援助习以为常的乌克兰也是从上到下不仅没对援助感恩,反而开始斥责和威胁提供援助的国家做得不够,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乌克兰踏出了到欧洲人对乌克兰的同情底线。
意大利媒体对德国国内的情绪都感同身受,忍不住称泽连斯基“如同一个坏脾气的穷亲戚”。目前,北约成员国内部私下达成共识,不提供包括坦克、飞机在内的特定武器给乌克兰。
“乌克兰很满意”
不只对德国这种欧洲领头羊不算客气,对于主张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中国,泽连斯基表现得也有些高姿态,他表示:“对待俄乌冲突,中国选择远离、不卷入。目前,乌克兰对这一政策感到满意。无论如何这比帮助俄罗斯要好。老实说,我们对现状很满意。”
泽连斯基
希望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更显著作用”的泽连斯基还补充道,作为俄乌冲突爆发前,乌克兰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没有采取任何针对乌克兰的行动,但他又强调,中国也没有采取任何支持乌克兰的措施。
实际上,中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多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包括物资、推动俄乌对话和谈早日停战等。但对于试图通过战争获取更多谈判筹码的泽连斯基来说,就被视而不见了。(易之)
延伸阅读:
泽连斯基:中国选择不卷入俄乌冲突的政策 对此很满意
当地时间5月2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中国选择了不卷入俄乌冲突的政策,乌方对这一政策感到满意。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截图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泽连斯基是在达沃斯乌克兰早餐会的视频讲话中做出的上述表态。
泽连斯基表示:“(对待俄乌冲突),中国选择了一种远离、不卷入(staying away)的政策。目前,乌克兰对这一政策感到满意。无论如何这比帮助俄罗斯要好。老实说,我们对现状很满意。”
泽连斯基还说道,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中国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截至目前,乌方没有观察到中国采取了任何针对乌克兰的行动。但他补充说,中国也没有采取任何支持乌克兰的措施。
自俄乌冲突后,乌克兰政府多次呼吁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出力。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3月21日曾发推称,“关于需要为乌克兰战争找到政治解决方案,我们同意中方立场,并呼吁中方作为全球大国,在这一努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泽连斯基高级助手耶尔马克(Andriy Yermak)3月22日表示,乌克兰“非常尊重”中国,希望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4月1日,泽连斯基首次亲自出面喊话中国,希望中国改变中立态度,“站在乌克兰这一方,以帮助乌克兰解决问题”。同时,他还呼吁各方加大制裁俄罗斯的力度。
对于俄乌冲突问题,中方此前已表明立场。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站在和平正义的一边,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主张各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3月19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介绍中美元首视频通话就乌克兰问题交换意见的情况。
王毅 资料图
通话中,中方提出了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主要包括两方面。当务之急是各方要一起推动当事方对话谈判,尽快停火止战,避免平民伤亡,尤其要防止发生人道主义危机。长远之道是要摒弃冷战思维,不搞集团对抗,真正形成平衡、有效、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架构,这样才能实现欧洲大陆的长治久安。
中方一贯主张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中方将继续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我们决不接受任何外来胁迫和压力,也反对任何针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猜忌。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5日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无论是俄方还是乌方,都对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秉持公正客观立场表示赞赏。中方将继续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也希望有关方面停止在乌克兰问题上拱火浇油,有关冲突方应该坐下来,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